四川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电话:028-85990277
地址: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一基础实验楼A座
四川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16年起启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于2021年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针对特色教学资源、常规化学实验教学中无法开展的前沿、高难度实验内容(如“放射化学”实验涉及放射性元素、“高分子阻燃”实验具有燃烧风险等),从项目自主研发、平台校企共建、资源高校共享等多方面进行建设。该平台自主建设虚拟仿真资源13项(其中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省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实验内容涉及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学生物学、放射化学、有机生物学科交叉、有机高分子学科交叉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虚实结合、多元化发展模式。每年服务全校化学、化工、材料等10余个专业2000余名学生,辅助《化学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拓展训练》、《有机化学实验》、《化学生物学实验》、《有机电子学实验》、《高分子科学实验》、《放射化学》、《物理化学》等实验及理论课程约6万余人学时的教学工作。
中心虚拟教学资源结合专业特色,将高科技成果、教师教研教改成果与虚拟现实技术相融合,积极建设具有化学学科专业优势、科研创新的优质虚拟教学资源。如基于我校冯小明院士的代表性科研成果“Roskamp-Feng反应”(该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开发的“Roskamp-Feng反应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让本科生充分了解第一个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所做的工作被冠以中国人名的有机化学反应,从而树立为国争光的目标,在专业训练的同时极具思政教育意义。“CALB酶的定向进化及在多组分Biginelli反应中的应用虚拟仿真实验”将新型生物催化合成引入本科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绿色合成发展理念。“尼龙6的阻燃改性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基于我校王玉忠院士课题组高分子材料阻燃改性研究,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加速器制备211At、109Cd和89Zr放射性同位素虚拟仿真实验”基于我校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的CS-30回旋加速器开展项目建设,拓展学生对同位素制备的认知,获取更多知识点,并丰富加速器制备放射性同位素知识体系,促进了“放射化学”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核能源安全课程虚拟仿真实验”依托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放射化学特殊学科点,基于《化学与安全》课程中核能源安全内容进行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以期通过该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我国核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及应急条件下必要的防护手段。“基于MALDI-TOF的生物分子表征及成像虚拟仿真实验”旨在既定软硬件设施设备的条件下,拓展教学的深度与维度,桥联基础仪器分析与前沿科学应用“OLED制备和性能测试”虚拟仿真实验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OLED的发光原理、器件制备工艺、仪器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此外,“放射化学”线上慕课,旨在为我国的核事业培养更多放射化学的后备人才。“物质结构测试与解析”线上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相辅相成,以课题研究为导向,学生通过在线理论学习虚拟仿真实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VR眼镜进行虚拟仿真互动操作,灵活满足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单人操作等各种教学形态,实现从教学到科研贯通式的研究型教学培养模式。
中心建设以来,始终以“建设国家一流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平台”为目标,形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虚实结合、多元化发展模式。中心管理运行正常,各项保障制度完善。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建设成效显著,近两年来获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9项;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4项;积极开发科普实验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宣扬化学之能;做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效应及社会责任。中心建设以来坚持教研改革,强化思政教育,在各部门支持下,持续加大建设力度,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